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新征程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案例

江苏邳州法院:老人要求女儿“常回家看看” 法官温情调解重续亲情

2025-03-19 来源:快报网

  “常回家看看”不仅是歌词中的一句叮嘱,更是父母对子女的期盼。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现实的问题、琐碎的矛盾,往往让亲情变得疏离。近日,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法官用温情与智慧化解了父女多年的心结,女儿主动承诺“常回家看看”,丢失的亲情得以重续。

一场赡养纠纷,揭开亲情裂痕

  原告吴大爷与妻子婚后育有二子一女,后长子夭折。1995年妻子与吴大爷离婚后带走儿子女儿离家生活,吴大爷一直独居。现年吴大爷已年过七旬,双眼因受伤失明多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生活也愈发不便,只有儿子不时来看望。吴大爷十分想念女儿小丽,多次提出希望小丽能常回家看望自己,但小丽因多年未与吴大爷生活在一起,一直拒绝看望吴大爷。无奈之下,吴大爷将小丽告上法庭,要求小丽每月支付赡养费600元,每两个月来看望一次,每个月打电话问候一次,如果生病住院,希望女儿能和儿子一起照顾他。

  在诉前沟通中,吴大爷情绪激动,哽咽着说:“我不是真想向她要钱,我只是真的想她,想让她来看看我,陪我聊聊天……”而女儿小丽表示与父亲多年未联系,已经没有感情,拒绝去看望。

法官温情调解,化解多年心结

  面对这场因亲情疏离引发的纠纷,承办法官并未简单地从法律角度作出判决,而是决定从情感入手,解开父女之间的心结。通过耐心倾听双方的心声,法官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吴大爷的真实意思并非向女儿索要赡养费,只是想通过这种途径让女儿来看望他;而小丽也有自己的心结,她表示当年父母离婚时她才14岁,后来跟随母亲在外地生活多年,其间因为父母之间的矛盾导致父女双方近三十年未见面,也没有任何感情交流,对父亲也已陌生,所以不愿意来看望。

  针对双方之间的特殊情况,承办法官决定分头沟通,采取相对缓和的调解尽力修护双方的亲情。

  法官表示理解小丽目前对父亲的复杂感情,但也告诉小丽,父母双方的矛盾是夫妻之间的问题,不能成为父女之间感情的阻碍。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老父亲现在年事已高,且双目失明,还一心牵挂着她,她的一句关心,一个电话对老父亲来说都抵千金。同时,法官也劝慰吴大爷:“小丽也有自己的难处,父母之间的问题对她的伤害很大,要多一点耐心理解她。”

  在一次次诚恳的交流中,小丽逐渐意识到自己对父亲的责任,当场承诺愿意去看望吴大爷,给予其充分的关怀和精神慰藉。得到女儿的承诺,吴大爷的眼眶湿润了,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

“常回家看看”,亲情回归主动撤诉

  最终,吴大爷主动表示要撤诉,不需要小丽支付赡养费,只要求

  小丽多对其进行探望,而小丽也在法官调解后上门看望了吴大爷,父女相拥重拾了丢失的亲情。

法官寄语

  赡养纠纷的背后,往往是亲情的缺失与沟通的不足。法律可以解决纠纷,但无法替代亲情的温暖。希望每一位子女都能“常回家看看”,用陪伴与关怀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也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多理解子女的不易,用包容与体谅守护家庭的和谐。(供稿单位: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

[编辑: 本报责编]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河南省南阳市:真假商标对簿公堂 司法护航正品消费

下一篇: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山东邹城法院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

奋进新征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