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新征程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陈文军:从部队转业到模范法官

2025-03-14 来源:快报网

  在江苏南京司法界,陈文军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人称“公平正义的代言人”。他的经历堪称一部热血励志大片。2004年,怀揣着对法律事业的憧憬,陈文军从部队转业,投身到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中,一路过关斩将,成长为全国模范法官,用实力书写着公平正义的传奇篇章。

  刚进入法院时,陈文军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汲取知识,在各个业务庭室辗转历练,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都留下过他努力钻研的身影,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陈文军一路成长,如今已担任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孝陵卫人民法庭庭长一职。多年的摸爬滚打,持续的发光发热,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耐心细致,化解了无数纠纷,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一道坚实防线。

  陈文军的曾获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江苏省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法院调解能手、江苏好人等称号,还荣获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司法为民理念的认可。

军旅生涯结缘法律

  陈文军的故事得从部队说起。那时候,他在部队里练就了一身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强的自律能力。谁能想到,一次帮亲戚维权的经历,让他和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一刻,他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于是,他一头扎进法律的海洋,凭借自学拿下法律本科,又成功通过司法考试。这股对法律的热爱和冲劲,就像超级马力,为他日后的司法之路加满了油。

坚守正义完美判决

  陈文军不是那种只懂法律条文的“书呆子”,他深知作为法官,政治思维也得在线。在送奶工案件中,陈文君深刻考虑到案件背后的社会影响,如果只支持劳动者,企业可能就破产了,市民喝不上奶,本地乳业也得被外地品牌“干掉”,可能成了三输的局面。陈文军左思右想,精准把握送奶工和乳业公司之间关系的本质,做出了完美判决,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全都“拿捏”,堪称“教科书式”操作。

守正创新突破困境

  碰上法律空白和模糊地带,陈文军不仅不害怕,反而像发现宝藏一样兴奋。在胚胎案里,丈夫单方面废弃胚胎到底算不算侵权,法律没个准话。陈文军没打退堂鼓,他一头扎进法理研究里,还跑去医院找医生和专家取经,了解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手术中的巨大付出。最后,他依据法理认定男方有责任,做出了我国首例对冷冻胚胎物属性认定的生效判决,这判决就像一盏明灯,给后来类似案件的处理指明了方向。

  某个案件中,民事判决新证据和刑事判决认定不一样。被告一反映员工和原告有蹊跷瓜葛,陈文军立马开启“侦探模式”,从公安扣押的电脑里调出100多页QQ聊天记录,逐字逐句分析对照,硬是把事实真相给“挖”了出来,让想靠不诚信行为获利的人没了机会。

司法为民调解高手

  陈文军把司法为民这四个字刻在了骨子里。他的调解能力更是一绝,调解率最高的时候达到90%。在他眼里,法官可不能光想着结案,得把当事人之间的心结彻底解开才行。就拿离婚案件来说,他每次都深入了解当事人的情况,耐心沟通、情感疏导,让法律变得超有温度。有个离婚案件,男方因为女方患病不同意离婚,陈文军就给他们讲夫妻扶助义务,还说文解字解读“亲”“爱”俩字,说得双方心服口服。虽然一年多后两人还是离了婚,但过程十分和谐,还一起给女儿办了婚礼。

深入基层社区救星

  陈文军长期扎根基层,对老百姓的需求了如指掌。他就像社区的“及时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社区紧密合作。社区里物业纠纷、邻里矛盾、家事争议什么都有,但只要居民有需求,陈文军随叫随到。在处理香溢49号地下车库问题时,他亲自到现场查看,和开发商、街道、业委会、物业多方沟通协调,最终让开发商让出地下车库给业委会使用,还督促街道清理车库,解决了居民多年的困扰,无愧于“社区救星”的称号。

传道授业助力传承

  作为资深法官,陈文军深知传承的重要性,他把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法官和人民调解员。他会去江苏司法警官学院的调解课堂,给全省人民调解员上课,也会在日常工作中带着法官助理办案,培养他们的业务能力。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法律工作者茁壮成长,未来必将撑起司法界的一片天。

  从部队转业到模范法官,陈文军用行动诠释了对法律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他就像司法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激励着更多人为实现公平正义而努力奋斗。(供稿单位:《法治时代》江苏运营中心)

[编辑: 刘丹]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全国模范法官陈文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江苏南京玄武法院举行

下一篇:周楷人:勤学善思的秩序管理“行家里手”

奋进新征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