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网约房行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江苏省公安厅2025年3月14日正式印发《江苏省网约房治安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网约房经营者、互联网平台及入住人员的治安管理责任。新规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3月31日,原2021年试行规定同步废止。
政策背景与修订亮点
《规定》在总结2021年试行版实施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省级法律法规制定,共21条,秉持“包容审慎、创新规范、共治共享”原则,平衡网约房新业态发展、传统旅馆业利益及公共安全保障需求。主要修订亮点包括:
明晰定义与范围。明确网约房为“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房源、按日/小时提供住宿的合法房屋”,排除已取得旅馆业许可证的实体及民宿,避免管理交叉。
强化平台责任。要求电商平台建立房源核验、“下架”违规房源、暂停交易等动态监管机制,压实平台审核与隐患处置责任。
科技赋能管理。鼓励应用人脸识别、智能门锁等技术提升治安管理智能化水平,同步强调技术应用不免除主体责任。
细化各方义务。区分网约房经营者、平台、入住者及公安机关的责任,如经营者需登记房源信息并获取“苏安码”,平台需核验标注“苏安码”,入住者需配合实名登记等。
核心管理措施
准入机制:实名登记“苏安码”
网约房经营者需通过“苏易住”微信程序登记房源地址、安全条件、经营者身份等信息,获取“苏安码”电子标识后方可发布房源。互联网平台需核验“苏安码”并在页面标注,对虚假信息或违规房源(如以旅馆名义招揽业务、被责令停业等)须立即下架。
未成年人保护升级
平台及经营者接待未满18岁入住者,须记录监护人联系方式及同住人关系。
未满16岁未成年人单独入住,经营者需确认监护人陪同;若无陪同,须立即联系父母或学校,无法联系则报警,严防安全风险。
动态监管与处罚机制
经营者需在入住前安全检查,即时向公安机关传输入住者身份、时间等信息。
公安机关将加强检查,对未落实登记、违规发布房源等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处罚,最高可停业整顿或处10万元罚款。
入住者私下留宿他人、携带危险物品或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责。
政策目标与行业影响
江苏省公安厅表示,《规定》旨在推动住宿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制度+科技”筑牢安全底线。一方面,简化合规经营流程(如全程线上登记),降低中小经营者成本;另一方面,强化平台协同治理,倒逼行业规范化。
目前,江苏省网约房数量超5万家,新规实施后将推动行业洗牌,预计部分不合规房源及“僵尸房源”将被清退,消费者权益和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供稿单位:江苏省公安厅)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