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综治中心“五步诊疗法” 巧解矛盾纠纷千千结

2025-04-02 快报网

  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洪桥街综治中心纠纷治理“诊疗室”,探索“五步诊疗法”,通过在源头“诊未病”、前端“医将病”、中端“治已病”、末端“防再病”,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年以来,街道综治中心累计调处化解纠纷1178宗,日均化解2.95宗。洪桥街综治中心“1234”工作模式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案例被国家信访局推广,获评广州市“谁执法谁普法”十大创新创先项目。

  预约“挂号”,打造中心“诊疗室”。扎实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将其打造为矛盾化解“诊疗室”,建立矛盾纠纷挂号调处平台,中心各成员单位对于无法独立解决的矛盾纠纷及隐患事项,线上录入预约表格进行“挂号预约”。街道综治中心根据录入事项的问题性质与职能划分,组织相应职能部门、入驻律师、心理咨询师“联合会诊”,并邀请区法院法官指导,形成“单位预约、综治牵头、部门参与、律师支撑、司法保障”的强有力调处体系。

  提前“预诊”,捕捉纠纷“弱信号”。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沟通研判、督办落实机制,按照“早介入、早调处、早处理”原则,综治中心各成员单位实行“每日一反馈”,及时捕捉12345工单、派出所接报警情、劳监中队受理投诉等矛盾纠纷隐患线索并纳入“一本账”管理;实行“每周一分析”,针对新增重点人、重点事,统筹各成员单位集思广益,逐项分析梳理,研究工作举措;实行“每月一调度”,定期督办存量重点事项办理进展,督促责任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做到有布置、有督促、有落实,有效形成工作闭环。

  专家“坐诊”,矛盾调解“零距离”。汇聚行政、司法、社会等多方力量对矛盾纠纷进行“把脉问诊”,形成综治中心主导、部门充分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按需邀请城管、规划、应急、公安等部门派员进驻综治中心,与区法院协作深化“无讼社区”建设推动司法力量下沉,组织街道法律顾问、社区律师、公益律师等三方团队轮流常态入驻,与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吸纳法学实习生参加法律咨询、纠纷调处,持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

  联合“会诊”,对症下药“开良方”。持续完善区街联处、街所联调、科室联合、五社联动等联动机制,推动解纷主体、解纷渠道、解纷平台有机衔接、相互协调,推动各主体在多见多发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资纠纷等领域中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有效助力定分止争。推动最小应急单元、“守望洪桥”群防群治队伍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分类调解、定向调解、联合调解工作。

  日常“义诊”,普法宣传“治未病”。打造“洪桥视角”普法视频号,联动教育、交通、消防等部门以及律师团队等力量面向广大居民群众开展多场讲座直播。同时,运用短视频形式拓宽法治宣传路径,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纠纷多发领域以及平安建设重点工作进行宣传,邀请律师以案说法,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提升依法治理水平,累计录制、发布普法宣传小视频超400个,播放量超1300万。(供稿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政法委)

热点新闻

京ICP备1900425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