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行“一网五治多元”模式,不断深化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力打造乡村善治“溶江模式”。
“夜话乡风”移风易俗座谈会现场
织密“一张网格”,实现基层治理“全覆盖”。推行“党建+网格”模式,将优秀党员、民警辅警、禁毒社工等编队融入18个村(社区)86个网格,按照问题线索发现、甄别、上报、交办、处置、反馈、办结的7步闭环工作法,打造集党建宣传、民意收集、矛盾化解等功能为一体的“多网合一”,实现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2024年,全镇网格员上传工作记录687条,主动巡查613次,上报有效事件226宗,结案率达100%。
开展“三好一户”先进典型评选活动
深化“五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总效能。以“自治”为基础,健全“一约四会”机制,通过“夜话乡风”等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有效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成功打造全区移风易俗试点村莲塘村、五架车村,五架车村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名单。以“德治”为支撑,坚持“头雁”领飞,为“德治”插上有力翅膀,全镇评选“三好一户”58人;打造推广“莲塘村环保妈妈”示范典型,将“两山”理论借巾帼之力送入百姓心中。以“法治”为保障,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高标准打造溶江法制教育基地,培养“法律明白人”215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溶江法庭获评全区第三批“广西示范人民法庭”。以“群治”为枢纽,全面完善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自治载体,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促进村级民主议事规范运行。以“智治”为引擎,创新打造溶江政法“一站式”服务区,依托“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等系统,建立动态更新数据治理“账本”,实现多部门监管信息实时互通、事件转办、交办责任到人。
溶江镇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仪式现场
强化多元治理,赋能基层治理提质效。人大代表集民意解民忧,以每月20日选民接待日活动为载体,人大代表轮流值班接访,累计接待选民群众210人次,解决道路安全隐患、农村饮用水等问题30余件。政协委员协商议事解难题,依托政协工作站、政协协商议事联络室平台,开展协商议政活动50余次,解决问题10余件。商会牵线解企业纠纷,健全商会调解机制,成立溶江镇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辖区270家市场主体提供“有理说得清”的调解基本保障。“五老队伍”说事评理促和谐,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伍军人、老模范“五老”人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主持“说事评理”,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0余件,为群众搭建起家门口说事、议事、调事平台。(供稿单位: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人民政府)
[编辑: 本报责编]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推荐图文
热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