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快报网 (通讯员 李阔)调解室外,满头白发的傣族大叔岩旺戴着老花镜,透过镜片仔细盯着两位调解员,两位调解员一会儿用傣语、一会儿用汉语轮换介绍调解政策,深深吸引了他。
这一幕发生在云南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姐勒边境派出所矛盾联合调处中心,社区民警揭映杨、调解员李元斌正在调解一起矛盾纠纷。
近年来,姐勒边境派出所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抓手,创新调解工作模式,以构建组织严密、职能多元、处事专业的“三调联动”机制为导向,推动建立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协作机制,率先推行“民调入所”“律师驻所”等先进工作模式,做到信息联通、纠纷联排、矛盾联调,让矛盾纠纷“枫过无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围观式调处”让大事化小
岩旺是卡南村的民间头人,说起当地纠纷、矛盾调解,最让他钦佩的还是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方式。
今年5月,岩旺带着村民到汉族包工头老陆和傣族村民岩腊家调解劳资纠纷。这已是他第三次上门,现场几经争论,10多人围观,眼看就要谈崩了,岩旺才想起姐勒边境派出所。
在派出所联合调解中心,岩腊气呼呼的指着老陆,不停的诉苦。老陆是建筑包工头,年初,老陆将一个工程包给了岩腊,后由于疫情原因,工程停工了,原本答应的5万元酬劳老陆以工程未完结为由,一直不将工钱结算给岩腊。眼瞅着孩子马上要上学,岩腊万般无奈之下带人将老陆家围了起来。
“我家情况你也清楚,5万块实在拿不出来,而且你们工程没有干完,我也不可能把钱结给你们。”前几天才还完贷款的老陆说。
民警揭映杨长期从事调解工作,会说傣语,他从争吵中发现,双方心里都不愿因为经济纠纷破坏邻里关系。
揭映杨从双方的各执一词中,看出了邻里守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他当着10多位围观群众的面提议,老陆先付给岩腊预付款2万元,剩下的尾款由岩腊完成工程后一并结算。
当天,在数十名群众的见证下,老陆从银行取出存款,交到岩腊手中,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就这样,两个不同民族的邻居,消除隔阂握手言和。
调解结束后,岩腊家的5位亲人悄悄走进了老陆家的院子。两个小时后,做饭的大锅在老陆家大院里支起,撒苤、干巴、水果,摆满几大桌,村里人也加入到热闹的队伍里……
“订单式调处”将了事化无
姐勒边境派出所辖区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间通婚的情况较为常见。
今年年初,派出所一大早便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男一女二人由争吵发展到撕扯,孩子在旁边害怕地大哭。民警立刻将两人分开,并分别安排在调解室进行调解。通过与当事人的一番交谈,民警大概了解了情况。
汉族青年周某和傣族少女所某本来是夫妻关系,后来由于夫妻不和,婚姻关系破裂,法院判决孩子由周某抚养,抚养费自理。
二人本来就这么生活下去倒也相安无事,但天有不测风云,周某去年突然得了重病,经济条件越来越差,已经无力抚养孩子。孩子的母亲所某知道后,要求变更抚养权,抚养孩子,但却遭到周某一家的强烈反对,二人争执不下便来到派出所。
在处理家庭类纠纷案件时,情理往往比法理更有说服力,这是每个社区民警都明白的道理。按照这种思路来处理,民警先做起了周某母亲黄某的工作。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你就忍心看着孩子这样?”“瞧孩子哭的,你就那么铁石心肠?”民警一顿批评之后,周某的母亲黄某态度缓和了很多,并说刚才是气昏了头,现在想想是自己的态度不好。
“孩子需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比什么都重要,你现在要好好治病,你有个健康的身体才是照顾孩子的前提。” 黄某的工作做通后,卡南女子护村队队长排南相做起了周某的工作。“
周某听到后点头称是,说可以把孩子都给所某抚养,但自己有定期看孩子的权力,所某立刻说可以。
结果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孩子由所某抚养,抚养费所某自理,周某有定期探视的权力。一场家庭纠纷就这样化解了,双方都体会了彼此的不容易,将来会为孩子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派出所虽然不大,但民族大团结是优势,我们懂汉语、傣语、缅语等多个语种,有和各族群众相互交流的优势。”所长彭伟说。
为了灵活应对各类跨境纠纷、矛盾,派出所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并实行“订单式调处”。通过梳理警情和投诉件,将日常纠纷警情分为家庭类、企业类、权益类、民生类4大类20余项。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安排不同专长的民警进行调处化解,极大地提高了化解成功率。去年来,这个所成功调解辖区各类纠纷140起,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8%。
通过久久为功抓建,该所先后被公安部评为群众工作标兵单位、群众工作先进集体,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涌现出了“全国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卡南女子护村队、“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喊沙村、“全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卡南村等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