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北京一中院发布六起典型案例,司法建议有效助力社会治理

2021-12-28 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12月24日上午,北京一中院召开“充分发挥刑事审判司法建议功能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新闻发布会,总结本院在强化刑事审判司法建议工作方面的四大经验做法,发布六起依托刑事司法建议参与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发布会由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来客主持。

  市人大代表连玮佳,市政协委员王富均、沈涓,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吴晨等受邀参加本次发布会。来自中国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政法网等主流媒体的记者现场开展报道。此外,活动通过北京一中院官方快手号对外同步直播,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和广大网民线上参与见证本次活动。

  连玮佳:市人大代表,世欣东方(北京)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富均:市政协委员,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控股公司副总经理

  沈涓:市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

  数据显示,北京一中院在近三年的刑事审判工作中,针对案件反映出的地域治理、行业管理等社会治理方面的短板漏洞问题,共对外发出92份司法建议,数量逐年持续增长。

  北京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谭劲松对此表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是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人民法院承担政治功能的重要体现。北京一中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刑事审判司法建议工作,通过司法建议有效放大了刑事审判在预防犯罪功能上的辐射作用,助力解决了社会矛盾背后的社会治理方面漏洞短板问题。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本院统计表明,2018年至2020年,北京一中院刑事审判部门发送的司法建议中,42%的建议对象为各级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改变了事后建议的惯性思维,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事先预防功能,找准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有针对性向企业、社区、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以及乡镇政府、城管、市场监管、住建委等行政单位发送司法建议,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

  为了提升司法建议工作的实效,解决司法建议“没下文”的普遍问题,北京一中院注重司法建议的跟踪回复,对重点单位开展回访工作,近三年共获得被发送司法建议单位回函50余份,司法建议指出的相关问题大部分得到有效整改。

  北京一中院

  加强刑事审判司法建议工作的具体举措

  一

  注重转变刑事司法理念,充分认识司法建议在刑事审判工作中的重要功效

  二

  注重拓展司法建议发送对象,在工作宽度上发力

  三

  注重丰富司法建议发送角度,在工作深度上发力

  四

  注重司法建议跟踪回复,在工作实效上发力

  发布会上,北京一中院刑一庭负责人张鹏发布了六起依托刑事司法建议,参与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

  据悉,2019年8月北京一中院在审理中关村电子市场系列强迫交易案过程中,针对该案暴露的中关村各电子市场及周边地域管理漏洞问题,向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发送司法建议,建议海淀分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中关村各电子市场及周边区域的综合治理措施。

  针对该司法建议是否落到实处的问题,在发布会现场,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吴晨警官通报了落实该项司法建议取得整治成效的情况。据介绍,海淀分局收到司法建议后,派驻社区警务队入驻中关村电子市场,对市场进行网格管理,主动化解纠纷,此后会同海淀区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明确工作重点,落实管理责任。随后,海淀分局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助力推动了中关村电子市场产业升级转型。在推动优化中关村地区营商环境的同时,实现了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取得整治工作实效。

  除此之外,北京一中院通过发送司法建议,助力推动地方政府社区、公安、医疗机构等多部门针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实现信息共享;提示互联网平台加强对传播犯罪方法等有害信息的排查清理工作,净化互联网空间,避免互联网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敦促某镇党委强化对村级基层自治组织的指导和违纪监督,切实加强基层治理,杜绝基层治理不力滋生犯罪发生。

  (扫描二维码详读典型案例)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下一步,北京一中院将积极促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向司法为民工作实效的转化,持续深化刑事审判公正司法的溢出性社会治理功能,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推进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北京一中院副院长马来客表示。

  现场媒体问答

  人民法治杂志社 高铭

  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对于人民法院的认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依法审理案件这个角度,对于司法建议可能认识并不多,能否介绍一下司法建议这项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谭劲松:

  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针对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现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在制度建设、职能发挥、工作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者针对类型案件审判中梳理出的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特定组织等隐含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从预防犯罪发生的视角向有关单位提出的改进工作、完善制度、解决问题之建议的一种诉源矛盾解决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3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指出,司法建议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方式。在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的同时,依法履行好司法建议职责,积极促进有关单位科学决策、完善管理、消除隐患、改进工作、规范行为,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司法建议来扩展审判效果,以司法建议作为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人民法院化解社会矛盾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维护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

  中国日报 曹音

  今天通报的案例里面有多处关于司法建议体现能动司法的内容,而理论上认为刑事审判应当具有中立性、被动性,请问如何看待刑事审判的中立性、被动性和司法建议体现的能动司法之间的关系?

  一中院刑一庭负责人张鹏:

  所谓能动司法是司法机关在遵循司法规律前提下对社会生活的适度能动与干预,司法建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动司法的实现形式。而刑事审判确实具有被动性、中立性、谦抑性的重要特点,但这并不代表刑事审判就是单纯的就案办案,对审判中发现的可能滋生犯罪的社会治理漏洞问题可以漠然处之。刑事审判除了依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基本职能外,还承担着通过个案审判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的职能。

  人民法院要通过个案审判在依法惩罚犯罪的同时,将发现的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这既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更是一种事前的预防,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犯罪再次发生。在刑事审判中,着眼于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犯罪再次发生,通过对个案或类案的剖析,密切关注各种可能滋生犯罪的风险、漏洞,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能够放大刑事审判工作的积极效应,是维护社会秩序、服务大局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也是人民法院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职责。

  北京广播电视台 王竞

  发布会中吴晨支队长介绍的海淀分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针对中关村地区各电子市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综合治理工作。想请吴晨警官介绍一下,作为被建议单位在收到法院司法建议后有什么具体工作举措?

  海淀分局吴晨警官:

  作为公安机关,海淀分局高度重视司法建议事项的落实,不断拓展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具体来说,分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举措: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海淀分局在收到司法建议后,都会围绕建议事项进行专门分析,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研究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案,确保取得工作实效。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分局领导高度重视司法建议落实工作,在分局内部明确接收司法建议的主责部门,实行归口管理,分级负责,明确责任到部门、到人,并对重点建议事项明确办理时限。三是加强沟通反馈。分局在对建议事项进行研究时,坚持加强与法院的有效沟通协调,并及时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反馈,确保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加强管理、填补漏洞、改进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海淀分局会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就司法建议工作加强与人民法院的相互配合,通过司法建议这个小切口做好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大文章,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供稿:北京一中院刑一庭

  作者:张鹏、蒋慧

  原标题:《要闻|北京一中院发布六起典型案例,司法建议有效助力社会治理》

热点新闻

京ICP备1900425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