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方戏走进基层的重要性 李军 (陕西省商南县剧团 726300)

2021-10-14 快报网

  【摘要】“地方戏”是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县级剧团作为代表地域文化特色的县级专业剧团在农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们扎根于乡土,接轨于时代,占领着农村舞台,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和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责任,也是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剧目和戏曲的重要载体,在丰富基层人民精神文化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让“地方戏”在基层扎根,重要且必要。笔者以多年在基层演出的切身经历,浅谈“地方戏”走基层、接地气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方戏 基层 重要性

  陕西商南——又名“鹿城”,是大秦岭的封面,它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玲珑俊秀,生态优美,底蕴丰富,是中国天然氧吧,陕西的东南门,为鄂、豫、陕三省交界。因其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外来剧种与商南地方语言、民间艺术、人民生活互相融合,造就了商南独有的地方戏曲文化。商南地方戏曲文化从萌芽、发展至今仍保留多个剧种, 分布在商南不同乡镇的各方言区, 凡有商南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均能听到商南戏曲的清歌雅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团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组织、落实带有导向性、示范性的重点文艺工程,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地域文化、促进旅游文化发展、深入基层送戏下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宗旨,组织资深艺术家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农村、学校、军营等多场次演出,让“地方戏”扎根于基层民众之中。

  一、县级剧团的发展离不开群众

  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地方戏剧的主要特点。走进基层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安排节目档次,从实际出发展演基层中最具亮点的,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县级剧团宣传更具体实在,入耳入心。走进基层就要求县剧团按实际需要向基层群众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以及科学文化的培养、思想道德的教育等是进行基层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过促进基层老百姓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的促进“地方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带来新鲜的血液以及活力。

  随着多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县级剧团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文化传播者的今天,县级剧团所展演的每一个剧目都应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编排更贴切老百姓生活的剧目。我团改编的《江姐选段》、《沙家浜选段》、《红灯记选段》、《洪湖赤卫队选段》等红色剧目,在基层展演期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走进基层最能检验工作效果。优秀剧目的素材就是来自基层,来自于民众,优秀剧目的展演作为传递信息、传达政令 、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等的重要传播工具。过去的追风追潮、遍地开花式办节目的思路逐渐被客观引导、群众参与、互动交流等地方戏优秀剧目所替代。打造精品一台戏,我团借鉴商南花灯小戏、秦腔、京剧、河北梆子、豫剧等唱腔体融汇结合,创造出新的剧种---鹿城戏。其代表剧《闯王寨传奇》彰显地域文化色彩,在所展演地均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并获得了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化剧目奖。此剧的推出闯出了文化新品牌、闯出了戏剧新思路、闯出了剧团新形象、闯出了艺术新高度。

  我团推出的每一台地方戏剧目都精彩生动,贴切老百姓生活,深入人心,日益彰显出地方戏的强大生命力。我们的剧目是否走进了基层,是否走进了群众当中,很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看地方戏传播的实际成效,就是说地方戏剧目受众爱不爱看,它的影响力有多大,受众满意程度为最终落脚点。多年来,我们团利用公众号问卷调研、社会兼职评论员的回访,随时随地收集群众反馈信息,根据受众群体需求调整剧目编排及设置,使基层展演剧目实行优胜劣汰制,保证剧目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优秀剧目的传播效果是走进生活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腾飞,国家实力的增强,我们已经跻身到了世界强国之列,我们更应该做一名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带着民族自豪感让世界看到我们优秀的文化。坚持做到文化自信,传播优秀地方戏剧目,做先进文化的播种机。

  目前乡村文化沙漠化,乡村多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新兴的艺术需要有更深更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水平才能看得懂,相比较而言,传统戏剧更符合老百姓的欣赏口味。传播展演传统优秀剧目,让先进文化走进基层千家万户,让地方戏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我团推新陈列出接地气的地方戏剧目作品来配合宣传国家政策、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新冠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尊老爱幼等短小精悍的剧目在各个乡村大舞台进行展演。这些剧目的展演深入人心,真正融进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充分体现出地方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基层生活的沃土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营养,是我们获取剧目素材、吸取新鲜营养的源泉,也是县级剧团生存且不能离开的土壤。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要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吸取营养,增长才干,充实自己,锤炼过硬、严谨的工作作风,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基层生活中发现亮点,让地方戏在现实生活中生根发芽、根深叶茂。

  3、优秀剧目的受众需求要走进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地方戏剧目的创作上,我们以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剧目主推、首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 、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地方戏剧目更加可亲可信、更加深入民心。

  注重结合当地群众关心的内容,让许许多多来源于民生的、感人的故事在乡村舞台上展演,这些故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鼓舞性、启发性、教育性,都是当地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的剧目。我团在编排地方戏时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结合当地风土人情,讴歌当地群众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及时反映当地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让地方戏的展演形式多样化。

  地方戏也是架起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送戏下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起到了移风易俗、弘扬正气、传递真善美的作用,实现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我团以“地方戏红色剧目展演”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演出,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了一场场“文化盛宴”,让广大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演出,近距离感受地方戏的精彩及文化的魅力。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及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也说明了“基层 ”是县级剧团发展的沃野。

  结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戏曲艺术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让地方戏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使地方戏发展壮大,让地方戏成为享誉一方的精神文明动力,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祖国的神州大地。

  【参考文献】1.[1]夏月. 新世纪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 戏曲研究, 2002(3):247-251.

  2.[1]李建华. "科学规范求真务实全面推进我省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在全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大舞台 (2016).

  3.[1]范春双. 振兴戏曲要从基层院团做起——"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观察[J]. 戏剧文学, 2017, 000(009):28-32.

  1

热点新闻

京ICP备1900425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