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4 日,湖北襄阳一起备受瞩目的婴儿窒息案在法院开庭审理,被告人舒华被控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然而庭审过程却风波不断,暴露出诸多问题,引发公众对司法公正性的强烈关注。
案件开庭前夕,被害人杨妍的代理人遭遇阅卷难题,直至 5 月 12 日下午,即开庭前一日才被准许阅卷,这一情况严重压缩了代理人熟悉案情、准备庭审材料的时间,为后续庭审埋下隐患。
庭审现场,被害人代理律师依法提出法官和检察官回避的申请。原来,舒华在取保候审期间劣迹斑斑,竟闯入杨妍家中,对杨妍及其 75 岁母亲施暴、威胁,导致杨妍闭合性颅脑损伤轻型及全身多处损伤,其母亲更是胸椎骨骨折、闭合性颅脑损伤,舒华行为已涉嫌故意伤害罪,按理应对其收监,但杨妍向检察官、法官反映后,双方却始终未采取收监措施,此番行为不禁让人对司法机关的执法公正产生怀疑。
回顾事件经过,诸多细节凸显舒华对婴儿的冷漠无情。早在 2023 年 9 月杨妍怀孕时,舒华就多次逼迫其打胎,遭拒后便不断索要钱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命毫无期待,还称 “生个这玩意儿出来,是个累赘,以后不知道要花多少钱,还得费精力照顾”。月子中心期间,舒华对嗷嗷待哺的婴儿不闻不问长达十几天,后强行退掉月子房于下午接走孩子,杨妍晚上无奈离开。此后,杨妍多方联系舒华及他的领导,期望接回孩子,舒华却置之不理,仅抛出不合理离婚要求。悲剧最终在 2024 年 7 月 13 日上演,婴儿在舒华父母家中趴睡窒息死亡,而舒华作为监护人,竟长达七八个小时未给不到两个月的婴儿喂奶、换纸尿裤,检察官当庭指出,医生与月子中心护工早已告知过趴睡风险,可舒华却以 “不知趴睡危险” 为由拒不认罪,这般百般抵赖令人愤怒。
更令人不解的是,舒华身为电信襄阳分公司线路维护中心南漳分局分局长,按刑法规定,其取保候审期间又故意伤害他人的犯罪行为本应促使其被收监,但襄阳检察院、法院却未依法行事。杨妍无奈申请将案件移交上级或襄阳市外法院,未获回应,当庭提出的回避要求也被驳回,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在此刻摇摇欲坠。
案件之外,一个令人心寒的细节是,在孩子离世几个月后的 2024 年春节期间,舒华家却贴上红对联红福字,欢喜过年的场景与失去不到两个月孩子悲痛欲绝的杨妍形成鲜明对比,这份冷漠无疑加深了公众对舒华的声讨。
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但庭审过程中的种种状况已然敲响警钟。程序的不公,必然会导致实体不公,案件事实大量未查清的情况下,多次申请补充调查证据,法院也发函至调查部门,但是开庭并未对补充调查情况进行任何回复。司法机关的每一个执法环节都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如何保障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如何确保司法程序不偏不倚,如何让真相在正义的框架内水落石出,是这起案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思考,公众期待一个公正、透明、经得起法律与道德检验的结局。
热点新闻